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精進教學,才是根本(中)



◎史英



                               圖片提供/森林小學


4.     閱讀的要義--探索語境、尋求言外之意

這一下,大家的眼睛都亮起來了,眉間的陰霾竟一掃而去。對的,語文教學最重要的,不是只教寫出來的意思,而是教學生體會沒寫出來的還有些什麼。論語是孔子與學生對話的記錄,他不會是對著空氣說話;而他說的話,應該也總是對學生的某些想法的回應:怪不得他要用「疑問否定句」呢,每一個「不也…」的說法,大概總針對著學生的某個對立的意見,只不過夫子出語含蓄文雅,沒有質問學生「你何必非得…」。

那麼,「學而時習之」是針對學生的什麼想法呢?教閱讀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得設法重現文本的語境。這些,我們在語文教育的理論課堂上都學過的,但是,已經有多久了,我們很少把它用在實際課堂的教學上。現在我們沒有老師,我們得自己教自己。有一位說:我有一點明白了,一般人都以為這是夫子在教訓學生要用功;但你看他把重點放在「時習之」上,就可以想像,也許是有學生不怎麼喜歡一天晚都在復習舊的東西…


另一位說:對,可以想像有學生向夫子抱怨,說我已經但奉束脩以上了,你怎麼都沒教新的?夫子就回他,學而時習之不也很快樂嗎?你何必非得貪多呢?接下來,七嘴八舌地,大家慢慢就把整個語境建構起來了,當然也是經過一些爭論(容許我把過程省去),最後大家大概同意:第二句應該是針對子路說的,因為他「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很有一點「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的嫌疑,所以夫子才說「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出自莊子,不是論語),偶爾「有朋自遠方來,不就很高興嗎」--「何必整天高朋滿座」的這句,當然也就省下不說了。

第三句的意思也很明,就是「別人不了解也不生氣,不也(跟知名之士一樣)是君子嗎?」,省下沒說的是「何必非得名滿天下不可?」

5.     重新認識孔子

這麼一來,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這三句話還真的互有關聯呢!有人說:我看「時習之」和「人不知」其實是相互呼應的;有人說:對,就是因為你只教一點點東西就一直炒陳飯,一直叫我們「時習之」,害我們學問沒有長進,和那些滿腹經綸,滿口詩書的人比起來,簡直是默默無聞到完全「人不知」的地步了—這是幫那些受到社會流行價值左右的弟子在說話;有人補充:所以夫子就淡淡地說,不也很快樂,不也很君子嗎?雖然是開導他們,但一點也沒有高高在上訓斥學生的樣子—這就把夫子的風範,說到讓人有如目睹了。

這聽起來滿有道理,但是,那第二句呢?有人說:「遠方來朋」看起來是天外飛來一筆,但仔細體味,似乎也同樣是代表一種恬淡的生活態度;有人反覆低迴良久,說:我大膽胡亂比附一下,也許「有朋」是一種隱喻;如果過一段時間再去「時習」之前讀過的東西,有的時候,真的會感覺好像遇到遠方的老朋友--這「遠方 」二字,也許不是地理上的,而是時間上的距離…

總之,經過這樣的討論,大家突然覺得好像重新認識了孔子:原來他和弟子是這樣亦師亦友的關係,是彼此可以坦誠對話的;雖然論語上說「子之燕居,申申如也」,但就在學而篇的這三句話之間,我們才終於得到印證。其實,從司馬遷〈孔子世家〉的記載,我們早就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倡議者」,和漢代以降被供在廟堂之上的那尊泥像,絕不是同一個人。

然而,我們的教育只想恢復讀經,何嘗有一絲一毫的努力,想要恢復先賢的真面目呢?

6.     設計教案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根據以上的心得,設計出可以執行的教案;但這實在是水到渠成的事:只要把剛才大家自學的過程,轉化為教學的步驟就可以了。現在,我就把成品列在下面;雖然沒有習見的教案格式,但我覺得把那種形式化的東西丟掉--不是也很快樂嗎?

(1) 老師宣講閱讀經典的意義,特別強調我們要透過他自己的話,重新認識孔子。

2 大概講解一下學而篇那三句話的意思,快快帶過,不要逐句逐字翻譯。

3 問學生:你們覺得哪裡怪?透過引導或提示(或由老師直接提出亦無不可),讓學生懷疑「為什麼三句不相干的話要放在一起」,以及「為什麼不直說很快樂,而要繞彎子說:不也很快樂」。

4 讓學生思考以上兩個問題,並彼此討論,老師則負責澄清某些對文本的誤解;也就是在這個討論的縫隙裡,一次一點地完成傳統上逐句逐字翻譯或解釋的工作。

5 因為很難有定論,老師提議:我們用「不也…嗎」來造句,或回憶在什麼情境聽過別人這麼說;並追究每一句「不也…嗎」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或是針對著什麼。必要時,老師也可以先示範「喝豆漿不也很好嗎,何必非得喝牛奶」。

6 回頭來,讓學生編劇本,角色為孔子及其弟子,但要把學而篇那三句話話嵌進去。

7 鼓勵學生加入各自想像的情節,老師帶領大家討論那個情節是否能配合那三句話;未必一定要像前文老師討論的那樣,但也不能完全讓學生天馬行空地亂編,因為,這不是遊戲或戲劇課,是透過重建語境來深入理解文本的過程。

8 因為只有三句話才是重點,所以不必編出一個固定腳本,而是每當學生提出某個想像的情節,都請他順便表演孔子以那三句話回應的樣子;也就是在這個過程裡,讓學生把三句話不知不覺地背起來。

9 老師宣講孔子被偶像化的過程,以及封建政權如何利用儒家思想做為統制的工具(因為本教案是適用於小學到高中,所以這要視學生的程度適量增刪),做為最後的總結;同時強調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說法,必須直接閱讀原典,而閱讀的方法,是重建語境,並追求文本所提示的言外之意(否則就是死讀書,越讀越沒有頭腦)

7.     評論

以上,大概是教案形成的過程,以及最後形成的教案。最後,我還想就此多說幾句話。
前述記錄,是我和森林小學的老師們某次例行性討論會,所以這個教案一開始是為六年級小學生準備的;後來,我也在其它場合和國中、高中的老師們做過類似的討論,有的還是不同科的老師的組合,但過程都差不多。在森小試教的結果當然非常成功,小孩也因此還滿喜歡文言文的,因為覺得用文言文講話,很酷;其他老師也在他們各自班上教過,回報成效都還不錯。

所謂成效,大概是指兩件事情:第一,這個教案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學習動機」的問題,學生們課堂參與度都滿高,是基於興趣,而不是受迫於分數或考試;但讀者應該注意到,其實我們一開始的時候,也差一點放棄啟發學生興趣的可能。第二,經過這樣的一節或兩節課,學生們基本上不太需要回家復習,在課堂上就幾乎完全學會,已經可以考試了;當然,這是指一般的學生而言,如果有比較慢的學生,當然可能還需要老師再額外照顧或督促。

有的「資深」國文老師會提出質疑,說你們這樣任意「解經」,有什麼根據嗎?尤其是對於我們把「學而時習之」解為回應學生「抱怨進度太慢」,而不是如一般人解為「強調時習之重要」,更是十分不安,說:這種解法,我沒有在任何書上看過。我本來想開玩笑說,那是因為我還沒把書寫出來,等我寫出來書上就有了;但我當然知道在長期制式教育之下,這樣的反應十分可以理解。

雖然我一點也不認為論語是個「經」,只有權威人士才能「解」它;但我們的教案,對原典並沒有做不同於字面的解釋,「時習」還是「常常復習、反覆吟味」之意,只是增加了對於語境的想像。難道我們連嚮往當年夫子的音容笑貌的權利都沒有嗎?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讓古文活過來了,便跳脫了所謂國文教育的窠臼。

另外,如果只看前面「6.」中的教案,很容易誤以為這只是另一個「生活化」教學的例子;但要發展出這樣一個教案,真正重要的是前述的老師們的討論過程。在那個過程裡,老師們動心忍性,反身自省,真正體現了「審問,慎思,明辨」的古訓,我認為這才是最可貴的。

☛ 繼續閱讀:〈精進教學,才是根本(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