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精進教學,才是根本(上)



◎史英


                                                                                      攝影/曾慶怡

上次寫了「翻轉翻轉」之後,得到葉丙成老師九千字的回文;這讓我放下一顆心,因為最怕的就是自以為忠言逆耳,但根本沒人理你。

所以,理所當然的,我應該慎而重之地再做出回應;這本來就是我提倡「翻轉也必須翻轉」的本意:經過這幾年的加溫,凡是想要有所改變的老師,都有意無意地,主動被動地掛上了翻轉的名號,現在應該已經到了可以好好交流意見,讓不同的主張相互激盪的時候了。


寫在前面

但大家會想,不同主張激盪,不會淪為口舌之爭嗎?這其實顧慮得是,所以我這篇回文,決定不採取葉老師那樣「逐段引述對方文字,再逐項予以反駁」的方式,而只談論根本的問題就好,所以本文主要是報導兩個教案的形成過程,以及相關的思考。這絕不是竟敢輕忽葉老師的各項指教,而是希望,也許把根本問題說明白了,其它或者可以自行化解--如果未能如願,留在以後的討論中再來細談也無不可。

另外,我知道大家也懷疑,難道投入翻轉的老師們不是一直都在充分交流嗎?這其實也說得是,只不過我希望能在教學的形式之外,更加多對於教學內涵的討論。我知道有些進步老師,已經付出許多努力,希望在形式的翻轉之外,尋求教學內涵的改變;但我也知道,也還有許多老師,仍然在形式的改變上掙扎求進。

無論如何,這些都令人非常感動,但除了感動之外,我更覺得著急:老師的工作量那麼大,負擔那麼重,如果翻轉的風起雲湧,好不容易召喚出來的進步老師的僅餘的個人時間精力都投入形式的翻新,而沒有能夠也鼓舞在教學上有所提升,那就太可惜了;這些願意投入翻轉的老師,都是我們教育界的珍珠和寶貝,但珍寶的光芒不應該被鎖在老舊的盒子裡,無論它是否翻個過兒了。

這其實就是我對於翻轉的主要批評:在形式上無論怎麼翻轉都好,但不去改變教學的實質內涵是不行的。在前一文中,我不惜冒犯葉丙成老師(因為他在大學任教,應該更能「抵抗」我的不禮貌),舉了他的教學片為例,說明我希望翻轉也能號召老師講求教學手法的改進;同時也表達了我衷心的期望:我很希望葉教授能在推動翻轉的同時,也號召大家一起來改進教學,這包括著如何使教學片製作更精進,使課堂討論更深入。

大家會想,翻轉教室的主張,不就正是針對傳統教學的改進嗎?你為什麼一直說那只是「形式」的改變?這就是我最大的困難,因為這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說明白的;當然,這也是我前一篇文章最失敗的地方,因為我沒有能好好交代我所謂的「教學實質內涵」到底是指什麼。所以,現在痛定思痛,讓我以實例-我相信只有實例,而非抽象的名詞或所謂理念,才能-彌補我上次的錯誤。

唯一要請求讀者的,是拜託有一點耐心;因為進入實例的探討後,每一件事情就變得細瑣,雖然我已經盡力精簡,但敘述起來仍難免有些冗長。

一個國文的例子

大家還記得論語的第一篇第一章嗎?總共只有三句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學而」篇要怎麼教呢?以下是我和一群老師一起研究的過程:

1.     學習動機

我們第一件煩惱的事情是,學生怎麼會對這個有興趣?很快地,就有人說也許應該舉一些生活上的例子,比如打電動,你如果不「時習」之,怎麼會成為高手?但很快地,就有人否決了這個想法,說學生精得很,老師為了「騙」他們讀書而故意裝可愛(做貼近學生狀),他們才不買單;而且,我們是要把「經典」教給學生,如果一定要把它庸俗化,那直接教打電動就好了,教論語幹嘛?

我覺得,僅僅就這一點而言,我們這一群老師已經超越了現在流行的那一套所謂「生活化」的教條:堅持要把兩千年前的孔子的思想,以及他和弟子們的互動,原汁原味地傳遞給下一代--然而,我們實在想不出來要怎麼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於是有人說,我們根本不可能真的引起學生的興趣,理由很簡單,當年我們自己學的時候,其實也煩得要死,只是迫於考試,或想力爭上游才勉強把它吞下去;現在我們成熟了,知道閱讀經典的意義(我心中OS:真的嗎?),但不可能期望這個年紀的小孩能體會這些。

2.     反求諸己

所以,所以我們可以散會了?這時有人說,既然我們當年學的時候沒興趣,那為什麼我們不試著重新學一次呢?如果不跳脫自己不愉快的學習經驗,我們怎麼可能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經驗?有人附和說,對,現在不是流行自主學習嗎?我們何不假裝從來沒有學過,看看只靠自己能不能學出一點興趣來。話是這麼說,但這並不容易,因為我們明明都已經學會了,沒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這要怎麼假裝呢?而又要重新學些什麼呢?

隔了一陣子,有人提議:我們何不想想看,對這段論語,有沒有什麼問題?有沒有什麼想不通的地方?有沒有什麼覺得怪怪的?馬上有人回應:其實我小時候就覺得怪,明明三句不相干的話,為什麼要放在一起成為一篇?沒有人能回答這個,但有人提醒,先別想答案,先想還有什麼問題?

有人說:其實仔細想想,我也覺得懷疑,學而時習之,真的很快樂嗎?有比出去玩快樂嗎?事後我們才發現,「有比…快樂嗎」這一句「挑釁」的話,竟然變成整個討論的關鍵;因為有人說:孔老夫子並沒有說那是最快樂的事,他只是說「不也很快樂嗎?」。那麼,孔老夫子心中用來對比的「也很快樂」的另一件事會是指何而言呢?

3.     回歸文本

從這兒開始,我們終於回到國文或語文教學的正軌上來了;畢竟,這不是教育心理學,也不是人生哲學,放著眼前的文本不管,絕對不是正途。於是有人說: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三句都用「疑問否定句」,為什麼不直接說「有朋自遠方來,真是快樂啊」;有人附和:對,人不知而不慍,當然是君子,而且是很君子的君子,幹嘛繞著彎兒說什麼「不也是君子」?

這表示「不也…嗎」這個句子裡面有玄機,於是有人提議,我們應該叫學生用「不也…嗎」來造句;這是忘了現在是自學,又回到當老師的情境裡去了。於是有人說:我們應該先自己來造句,不然,假想學生會怎樣造句也可以。這一下,事情就簡單了;對我們這群國文老師來說,再也沒有比造句,或猜測學生怎麼造句,更內行的事情了。馬上有人說:如果是我們班的某某,他一定會造他媽媽的常用語,所以,他大概會…那一位還在想,另一位立刻說:我就是個媽媽,今天早上我就對我兒子說:早上給你喝豆漿,不是也很好嗎,你何必非得喝牛奶!

接下來,類似的句子就層出不窮;有趣的是,所有的「不也…嗎」的後面,總是跟著「何必非得…」!

☛ 繼續閱讀:

〈精進教學,才是根本(中)〉
〈精進教學,才是根本(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