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有感教室--我們可以這樣開始

 史英






既然倡議「有感教學」,理當被問「到底要怎麼做?」;而每次的回應,大概也難逃「說來話長」這四個字;所以,這回我們就來說個「起手式」:說就讓我們像這樣開始,然後請大家看看,這樣可好?



在開始之前,首先來調整一下心情:別以為這是什麼壯烈犧牲,不妨就當做姑妄一試;「一試再試不成功」的話,也不必像小時候唱的那首歌,還得「再試一次」,乾脆就回歸從前的教法,也不會有纖毫的損失。這兒的要點是,所謂「有感教學」,和那些有一個SOP的「模式」(例如所謂「翻轉」)不同,它是一個追求的過程,而並沒有一個制式的標準;所以每個人各自嚐試的時候,有時有感,有時無感,有時感一點,有時感很大,都是情理之必至,事理之當然。總之,教學本身就已經很辛苦了,現在進而追求有感,當然地,也以「感覺」輕鬆自在為優先。

然後,就可以進行「姑妄」的第一試:找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安排一個閒聊的機會;話題轉來轉去的時候,可以若無其事地說:「有一段下週要教的課,你幫我聽聽,看聽不聽得下?」得到對方首肯的話,當場就講一段課給他聽。當然,所選的題材要簡短,而且必須是對方不太了解,或雖然以前學過但已經忘個大半的(不然就測不出短講的效果);而在講的時候,同時用心注意對方的神態,表情,一面問自己「他這樣算是有聽進去嗎?」|雖然是「起手式」,但這已經是在培養「有感教學」最重要的能力,也就是對聽者反應的「敏感度」;在傳統的教學裡,老師習慣了只在意「全班」的秩序,不太會「注意」個別學生的反應。

講完之後,當然要請對方發表感想;對方可能說不出個名堂,那就具體地問他「剛才聽得下嗎?」;對方可能說「還好」,那就再逼問:「哪裡好?」「哪裡不好?」;這樣一步步去了解對方的感覺,總歸就是要知道「你聽了有感覺嗎?」「有什麼感覺?」。慢慢地,當時機成熟,對方已經可以說點什麼的時候,就要問那個關鍵的問題:「那你覺得我要怎麼講,才會讓你更有感覺?」

這種會談,是一個細緻的功夫,實在急不來的;不妨給對方多一點時間,讓他慢慢表達,即使一時談不出個名堂留到下次也無不可。要知道,我們「都是那樣長大的」;「那樣長大」的一個特徵就是,對於「聽講」就是沒感覺;現在硬要他反芻,其實是有點強人所難。

但要很小心,這兒會有一個陷阱:對方很容易就會轉移焦點,把話題變成「如果是對學生講…,如果是學生聽講…」,以逃避描述自己的感覺。「那樣長大」的另一個特徵是,太容易「講別人」,很難「說自己」;因為從小看到太多的前者,幾乎沒看過後者的範例,即使有,也不夠誠懇。所以,當然可以體諒對方想要「顧左右」;但絕對不要順著他的方向去談論如何對學生講課,因為那不是現在的重點(那是以後要由個人獨立去追求的);現在的重點,就是要集中力量去體會眼前這個人,通常是一個成人而且沒有上課的壓力,到底對我們的講課有什麼感覺,或怎樣可以更有感。

這兒的要義是,如果連個同輩我們都不能讓他「有感」,更何況是那些心不甘情不願的學生呢?反過來說,從同輩身上得來的關於「有感」的心得,或者也能用在學生身上!


經過上述的測試,對於「如何讓人有感」就有了初步的體驗,雖然大概難逃挫敗,但沒有關係;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反求諸己,意思是,把前述的對象,就直接換成自己:暫時忘掉別人有何反應,先自己問自己,到底怎麼才能讓「自己」有感呢?通常,我們就會卡在這兒,因為正是在這兒,要「顛覆」我們的過去|過去我們幾乎不曾「有感」學習過,更沒有沐於「有感教學」的經驗。

那到底怎麼辦呢?我們這「起手式」的第二步,也就是「姑妄」的第二試,就是找一個要講課的主題,針對這個主題,認真思索,看看其中有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這兒所謂的「奇怪」,最好是自己覺得奇怪,但也可以設想前述的那位受測者,或學生,會覺得哪裡奇怪。舉例而言,如果要教「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可以把這句話多唸幾遍,多體會幾次;但並不是如以前求學時代那樣,照老師的教誨去體會其文意,相反的,是要體會看有沒有什麼有違常理,啟人疑竇之處|換言之,就是要把「好學生」的習慣去掉,而轉變成一種「找碴」的心態。

這時候,如果心中有所抗拒(好學生不容易變壞),可以默唸這句話:做人,要在有疑處無疑;做學問,則要在無疑處有疑!無可置疑地,我們追求有感教學,正是做學問的一個重要的面向。這樣,也許就會發生這樣的疑問:孔老夫子為什麼不直說「學而時習之,真是快樂啊」,而要故意繞著彎子說什麼「不也是很快樂嗎」;你看,雖然對此疑問我們還沒有答案,但是,已經對文本「有了不同的感覺」!這就是「有感」的初始。


再舉例言之,例如要教「,看著課本上畫的兩個各標出   的圓餅,多看幾遍,多體會幾次,想像一個小孩,看到這兩個圓餅中被標示的部份將被合併(即加起來),他會怎麼想?如果心中有所抗拒(就是一直覺得沒什麼奇怪),可以默唸這句話: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無可置疑地,我們追求有感教學,確實是要「排除俗念」,「直指本心」,要讓自己反樸歸真,能像一個「無知」的孩童一樣去感覺這個世界。這樣,也許就能發生這樣的疑問;從圖上看,兩個圓餅合起來的標示部份,不應該是嗎?(因為圖中有兩個被標示出的      餅,而總共有8塊     餅)為什麼課本都說是呢?你看,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如何跟小孩解釋,但是,已經對要教的東西「有了不同的感覺」!這也就是「有感」的初始。

要再舉例的話,還有數不清的例子已經在各處發表過(以上二例當然也在其中),有心人可以自行參考;但重點不在例子,例子只是用來說明所謂「奇怪」到底指何而言。重點是在,追求有感教學的人必須先練習自己對教材有感;而有感的初始,就是「覺得奇怪」。在這兒我要特別說明,以上所說的,和所謂「探究式教學」或「問題導向的教學」有所不同:他們當然也強調要「提出問題」,但通常都是著重在「要學生提問題」;這在一般人看來很合理,老師不是負責回答問題的嗎?應該已經對此知識精熟掌握,還會有什麼問題?但我們對「掌握知識」有不同的標準:並不是在制式的考試中得到滿分(如老師們曾經成功過的那樣)就可以,而是要對那知識「有感」;就此標準而言,老師首先要練習提問,而提問,當然先從「好奇」開始。
這兒所謂「好奇」,又和一般所著重的不同:並不是要問延伸的,或相關知識的,或自己想像出來的問題,相反的,就是要針對現在講的內容提出「質疑」;不錯,就是「質問」與「懷疑」,也就所謂上文一再強調的「找尋奇怪之處」。讀者當可明白,我們正在試圖把「有感」和「批判精神」聯結起來:一般的好奇或問題,是基於「想知道更多」,但對於無感的人而言,他的狀況恰恰就是連眼前的都並不想知道(卻被要求裝出很好奇的樣子);相反的,如果試著對眼前的材料提出質疑,在反覆吟味的過程裡,他反而就慢慢「有感」了--因為這是對典範(即課本材料)的「挑戰」,而挑戰是一種使人的主體性能充分發揮的活動,因而必然能讓主體有所感覺!

舉例而言,教「范進中舉」(吳敬梓著「儒林外史」第三章)這一課的時候,不要老是去問「是什麼背景讓作者諷刺儒林?」「中國還有什麼諷刺小說?」「作者化身為書中的哪些人物?」這種問題,這些問題只能使無感的人更無感,也不會使有感的人感得更深刻;如果依照我們的主張,可能就會針對課文提出這樣的質疑:「中國文化不是最尊敬讀書人嗎?為什麼作者筆下的胡屠戶身處賤業卻敢對范進百般凌辱?」--讀者稍稍品味一下,就可以了解「有感教學」想要追求的「問題」,和一般流行的那些有多大的差距了。

至於這起手式的第三試,那倒是簡單,就是回頭再去找「第一試」的那位,把我們新發現的「奇怪之處」講給他聽,看看這一回他的反應又是如何。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chia yin ya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