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不翻轉,是為了創造深刻連結 --以高中國文〈訓儉示康〉為例


◎ 陳婉嫈(竹東高中國文教師)





為什麼不翻轉?


到張輝誠老師課堂觀過課的人都知道,張老師從來不「留一手」。除了在網路平台上無私地分享他製作的講義以外,觀課結束後也很熱心地詳細解釋課堂運作的設計。張老師認為,小組合作競爭是推動課堂討論很重要的關鍵。因此他設計了一份小組評分表,上台回答的組員表現左右了整組組員的成績,若有人答錯則全組零分,因此其他組員莫不積極把握補救的機會。他認為利用這樣的同儕壓力,可以督促學生投入課堂討論。

這張表單令我心生猶豫。我想起了小學時黑板上分排比賽的分數。那個因為家中疏於照顧而常忘帶手帕衛生紙、作業缺繳的同學,總是被許多同學討厭。但我又心念一轉:如果當時的老師有設計這個「補救」機制,也許那位同學有機會得到幫助,而不是陷於孤立的窘境。


這個制度既是教學得以成功翻轉的關鍵,我心想實在不該用自己過往的經驗來「以偏概全」,於是在課堂上詢問學生的意見。沒想到問題一拋出,就招來學生熱烈的反對。不少學生說:「好像小學喔!」又有一位學生說:「他答不出來就不要逼他啊!」我不死心地追問:「可是有補救的機會啊!這樣你們還是覺得不好嗎?」

課堂上沉默了幾秒鐘,有學生說:「那還可以接受。」馬上又有學生說:「他答不出來和我們的表現有什麼關係?這樣還是連坐法啊!」「說來說去還不是想用分數來控制我們。」一個幽幽的聲音傳來。這句話敲醒了我,我當下深刻地感受到這些學生追求「獨立」的渴望。在「轉大人」的高中三年裡,不輕易被他人設立的制度所操控,對他們而言是多麼重要的練習!

我深知憑我和學生的交情,若執意推動這樣的制度,雖然有些學生心懷不滿仍會勉強接受。但為了呵護學生「不服」的心情與追求「獨立」的精神,我決定不使用這樣的分組評分模式。但講義或許可以參考吧!?在參閱了幾位老師在平台上無私分享的講義後,我發現還是不合用。一來,因為不是自己思考過後的產出,實行上不免會發生穿著別人的鞋子走路的狀況;二來,這些講義提供的資料豐富,但在問題的設計上還是與原先教師講述的內容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在形式上改為由學生上台報告。繞了一圈,我還是回到了原點。
不,並不是原點,至少我明白自己並不滿足於教學形式上的翻轉,我期待的是與文本有深刻的連結。

這個「深刻的連結」是什麼?簡單的說是希望能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藉由對文本提問,交互對話,逐步深入文章的核心。這樣說可能還是太抽象,以下就和大家分享一段剛上過的〈訓儉示康〉課程紀錄,也許會比較具體。

創造人與文本的連結


和大部分老師的教學流程不同,我通常不先看題解作者,而是直接進入文本,讓學生練習從作品內容(而不是題解)推知文旨,透過作品揣摩作者的心靈面貌。為了醞釀學生進入文本的心情,我從文章篇題著手,在黑板上寫下「訓儉示康」四個字,請學生猜想這篇文章大概在說什麼?

有人說:「要節儉才能達到小康。」聽起來好像滿合理的,上學期才上過〈大同與小康〉,還有人記得,真是不錯!但是這個說法沒有考慮到「訓」和「示」的字義。大家一陣亂想後,同意是「『光』訓勉『康』要節儉」。但問題又來了:「『光』和『康』是什麼關係?」

我補充了作者部分的生平故事,讓學生知道在沒有子嗣的情況下司馬光對待妻子是如何情深義重,唯一的兒子康是從哥哥旦那兒過繼來的。學生又問:「司馬康做了什麼讓司馬光要特別寫一篇文章要他節儉?」大家心中抱持著這個疑惑,想了解這對父子到底有什麼「恩怨情仇」?

我問:「如果你是司馬光,一開始會先寫什麼?」他們回:「先寫司馬康做錯了什麼事,因為這樣開門見山比較直接。」「先說自己做得很好,這樣才能突顯司馬康的過錯。」看來這些孩子們不乏「被指教」的經驗。

我又請學生自行閱讀第一段後,對文本提出問題--「他小時候長輩有能力給他金銀華美之服,為什麼還說自己是『寒家』?何況他們家是當官的。」「長輩給的衣服不穿不是很浪費嗎?衣服都做好了。」「聞喜宴不戴花和節儉有什麼關係?」

學生提出的這幾個問題都十分精準地直指司馬光所說的「儉」的意涵,也呼應了第一段開頭的「世以『清白』相承」。司馬光所說的「儉」,是比行為更高的道德人格的層面。「一個人不愛穿漂亮衣服、宴會不戴花,我們頂多覺得他是個怪咖,不會認為這個人是『服垢敝以矯俗干名』吧?為什麼司馬光要特別澄清這件事呢?」我接著追問。

我提供了《宋史.司馬光傳》中的一段紀錄:

仁宗遺賜直百餘萬,光率同列三上章,謂:『國有大憂,中外窘乏,不可專用乾興故事。若遺賜不可辭,宜許侍從上進金錢佐山陵。』不許。光乃以所得珠為諫院公使錢,金以遣舅氏,義不藏於家。」

然後問學生:「你們覺得他是什麼樣的人?」

「不愛錢的人。」「正直的人。」「為國家著想的人。」

「如果你是他的同事,你會有什麼感覺?」我問。

「很佩服他。」「心裡會有壓力。」這樣看來司馬光是個很謹慎的人。

我於是接著說:「司馬光會顧慮別人的看法,就代表他和當時的大多數人不一樣。如果我是司馬康,我會說:『爸爸!只有你跟別人不一樣,會不會是你錯了?』如果你是司馬光,你會怎麼證明自己是對的?」

「舉古人說的話。」這些孩子真是摸熟了古人寫作的路數。

接著,我帶學生理解司馬光在文中引用的三段話(「與其不遜也,寧固。」「以約失之者,鮮矣!」「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之後,我問:「這三段話可以調換次序嗎?如果調換了次序,文章的思路會產生什麼改變?」

質疑,深化學習的鑰匙


您或許已經發現,我一開始並沒有先設計問題要學生回答,而是邀請學生質疑文本的不合理之處,並進行猜想與思考。學生在課堂上恰如其分地扮演了「外行人」的角色,提出專業的教師不曾覺察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剛好就是困擾學生,但同時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關鍵。

而,張輝誠老師講義中對此篇文章第二段的問題是:

第二段寫法很妙,先拿別人和自己的對比,然後再引古人名言,再做古今對比。請問司馬光如何將「人、我對比」,「古、今對比」?這樣寫有何好處?(你能想到類似的名言可用嗎?這樣知道為何要蒐集、整理佳句材料了吧!)這一段又引了哪些話?」(註一)

張老師是從寫作手法的角度提問,讓學生明白引用權威名言在論說文中的重要;我則是多照顧讀者(學生)的立場一點,引導學生和文本進行對話。

這樣的對話建立在學生對文本的反應上,需要根據課堂的狀況而機動調整,因此無法使用事先定稿的講義。若採分組討論上台報告的模式,師生、生生隨機交叉的討論則難以自然推演。

質疑文本,這件事看似不可思議。特別是課綱委員所建議的諸篇古文,都是先賢的曠世名作,有什麼可質疑的?

然而,未經批判而接受的知識,是無法深化轉化為主觀的知識體系的。司馬光所處的宋代,是一個疑古思辨盛行的年代,歐陽修質疑唐太宗「縱囚」之舉是「上下交相賊、逆情以干譽」,王安石質疑孟嘗君門下沒有真正的人才,而司馬光自己就是一個「疑孟」的學者。宋代「尊孟」和「反孟」之爭中,「反孟」學者提出的具體質疑,大大推進了人們對孟子學說深刻的理解。有古為證,質疑是深化學習的鑰匙。

猜想與反駁,對文本進行積極思考


提出質疑之後,下一步是就問題來進行猜想。如何讓學生不怕猜錯、願意猜想?教師的鼓勵是關鍵。學生猜錯了,老師先別急著否定,想辦法從學生的回答中再追問,逐步導向備課時預設的脈絡。學生答對時也先別急著「賓果」,一定要追問「為什麼?」要他說出一番道理來。有時學生會提出特別或更佳的答案,這時別忘了稱讚學生的眼光,「青出於藍」對教育者是莫大的激勵。

司馬光在這篇文章中舉了很多事例,有些例子的敘述很長。我請學生花幾分鐘閱讀,抽籤請學生口語敘述並分類(正反例)。在文章中舉出諸多事例,是為了佐證、加強作者的觀點,如:

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在這個段落,大部分老師的設計是請學生解釋字義或句義,我覺得有點可惜。張輝誠老師則是直接提點學生從「論點」和「對比」的角度切入:

請看第五段,先引一段名言(然後詮釋、說明喔!),接著開始立論(請問他的主要論點為何?層遞出現甚麼效果、結果?)、同時「對比」著展開論說(儉與奢,君子與小人),最後得到甚麼小結論?(司馬光為什麼要一直講這些東西?)」(註二)

相對而言,我在這裡設計了簡單的「猜想與反駁」:「在《論語》中談到『君子』與『小人』時,我們會注意是指『道德上』的?還是『地位上』的?在這個段落中的『君子』與『小人』,是以『地位』還是『道德』來區別?」學生第一個反應通常會猜「道德」。

「為什麼?」我問。

「因為『儉』是屬於道德的範圍。」這樣判斷是因為他們還記得第一段的討論。

「如果是以『道德』來區分,會如何描述『君子』和『小人』?」我繼續追問。

我們回想了幾則《論語》中以「道德」來區分君子小人的例子,發現與此段的敘述不相符後,學生更改答案為「地位」。我又舉了《論語》中幾則以「地位」區分君子小人的例子,讓學生體會二者的不同。學生為了說出一個道理來證實(或反駁)猜想,必然需要理解文義,同時也就注意到了正反對比的手法與論點。

您或許會覺得,既然都要讓學生明白「對比」和「論點」,直接提點學生重點不是更有效率?何必兜了一個大圈子?

其實,這樣的設計,要點正是在於兜圈子。學生掌握了部分的事實(「儉」所指涉的意涵是道德的領域),利用直覺與想像進行猜想(所以君子與小人應該是以「道德」來區分),再透過審察文本得到新的線索來反駁或修正原先的猜想。

這樣逐步建構起來的認知是全面性的-學生不只知道「為什麼是A」,也明白了「為什麼不是B」。直接提點重點雖然有效率,卻剝奪了學生培養探索知識的能力與樂趣。若是學生因著考試技巧的訓練有素,為了快速找到答案而割裂式地理解文章,模糊了知識的全貌,甚是可惜。

核心價值的思辨與追尋


在價值需要澄清之處,我會特別提出來討論。例如:「如果正考父的後代是盜跖而不是孔子,『饘粥餬口』還值得推崇嗎?搞不好是因為他太節儉了,後代受不了這種生活才成為盜賊。」(原文: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有學生點著頭說:「有道理耶!」但也有學生若有所思地搖著頭。我請雙方都說說理由,起初同意我的說法的學生很快的就全面倒戈。


以「利誘」來宣揚品德是傳統的慣行手法。我舉了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為例,學生馬上追加了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透過這些討論,我們理解到「儉」的價值應該在於「儉」,而不在於任何的附加益處(這就好像「你」的價值就是「你」,而不是你的成績表現。)。

讀完這篇文章,有學生說:「我還以為司馬康做了什麼事,所以司馬光要訓示他。結果竟然不是!」為了解開心裡的疑惑,竟有如此強大的能量,讓人可以耐著性子把這篇「落落長」的文章讀完!「司馬康還讀到流淚呢!」另一個學生回應道。這個學生大概因為好奇,所以自己去找了些資料。真好!「搞不好是流眼油!」另一個學生打趣著說。

最後我拋出一個問題:「說『儉』的價值就是『儉』,有點說了等於沒說的感覺。如果『儉』的價值不在於後來的受重用、後有達人,那『儉』本身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每一班都有學生很快的回應:「不役於物。」原來「儉」核心的價值是「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不論在思想與行為上都能擁有真正的自由。說到這裡,您應該能夠體會那個「深刻的連結」是什麼了吧!

註一:引自張輝誠老師分享與學思達平台之〈司馬光〈訓儉示康〉課文補充講義〉
註二:同註一。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嘟嘟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